靠著 n8n + AI,我成功把 70% 的重複性工作交給機器處理,終於能把心力專注在社群經營的核心。
大家好,我是 Huanry(世和)。
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自己的人生軌跡,可能是「不斷嘗試,再找到熱情所在」。
我大學和研究所是物理背景,離開校園後,嘗試過很多不同的工作:
補習班教師、研究人員、業務工程師,甚至傳統工廠管理。這些經歷看似零散,但其實讓我逐漸理解自己喜歡的,是 和人互動、創造連結。
後來輾轉到了上海創業,做了一個服務外籍人士的社群平台。那段時間,我同時要負責網站與 APP 的開發協調,也要經營社群。最後,我發現最讓我有成就感的,正是 社群經營與運營。
雖然後來創業暫停,但我就把重心放在 社群營運:活動策劃、執行、內容產出。特別是 每週的社群貼文,成為我最固定、也是最花時間的任務。
一個社群要持續活躍,需要穩定的內容。
這些內容有時來自 時事熱點分析,有時來自 蒐集整理不同來源的資訊,最後編輯再發佈。
雖然過去也聽說 Python、LLM 這些技術可以幫忙,但對於當時的我來說,門檻太高:
要寫程式、要學一堆新工具,對一個忙著經營社群的人,真的不容易。
直到 2023 年 ChatGPT 的爆火,才讓我第一次感受到「AI 工具真的能幫上忙」。
內容生產突然變快了,學習成本也變低了。
但問題是:
資料的收集與整理,依然花掉了大量時間。
光靠 AI 生成,沒有好的輸入,就很難有有價值的輸出。
後來,各種 AI Agent 工具 出現了,它們能幫忙收集資料、生成內容,的確提升了效率。
但對我來說,問題也很明顯:
例如,我每週會蒐集幾個活動網站的資訊,整理後再發佈。
AI Agent 也能幫忙找活動,但常常 跳過一些隱藏但有價值的活動。
對社群經營來說,這些細節差異就是關鍵。
AI 很聰明,卻常常不夠聽話。
我需要的是一個既能自動化,又能有 可控流程 的方法。
到了 2025 年,我接觸到了 n8n。
它就像一條「智慧工廠的生產線」:
這讓我第一次感受到:
原來我也能把生成式 AI、AI Agent、自動化整合起來,形成一個完整的工作流。
現在,我已經用這些工作流,幫自己減少了大約 70% 的重複性工作時間。
不會寫程式的人,也能用;會寫程式的人,更能加成。
這正好彌補了我這種「非技術背景,但想要 AI 幫忙」的需求。
接下來 30 天,我會分享我的學習與實戰經驗,特別是 社群經營如何用生成式 AI + n8n 來減少重工。
內容大致會分三部分:
我知道網路上已經有很多專業的技術社群在教 n8n,但我希望我的分享能 站在非技術者的角度,用最簡單的方式幫大家解決問題。
希望這個系列,能讓更多像我一樣的社群人,發現 AI 不只是炫技,而是真正能幫我們 省時、省力,把心力留在社群經營核心 的好幫手。
我建立了一個行銷技術交流群,專注討論 SEO、行銷自動化等主題,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加入交流。
掃QR Code 或點擊圖片加入